四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中心 >> 过刊浏览 >> 1999年 >> 四期 >> 正文

儒学对文明社会的适应性

日期:2020年11月09日 11:32    浏览量:[]    作者:李锦全 来源:
标题: 儒学对文明社会的适应性
基金项目:
关键词: 儒学;文明社会;适应性;
摘要: 儒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中国古代社会是家国同构,儒家思想主要是对家族社会起和谐作用。儒学是人际关系学。儒家从个人修养着手,推己及人。它主张仁民爱物,已立立人,已达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家族和谐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近代工商业兴起之后,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谭嗣同的“仁学”,具有通向民主的因素;孙中山主张的博爱、天下为公,其思想渊源来自儒家。儒家所讲的诚信,在工商社会仍然有积极意义。儒学与“工业东亚”文明有密切联系。下个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经过改造,儒学可以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下载地址:

儒学对文明社会的适应性_李锦全.pdf    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