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先秦儒道隐逸观及其形象表现之不同 |
---|---|
基金项目: | |
关键词: | 儒道; 隐逸; 世; 道; 仕; |
摘要: | 先秦儒道由于其动机有异 ,在面对“隐”时有不同的指向和表现 :儒家因以之作为不得仕时的权宜之计 ,故隐去时免不了那种欲去还留、难舍难分的失意情怀 ,而道家呢 ,因其主动 (至少主观上不无此 )选择 ,指向生命的自由逍遥而不无“得意”。同时 ,由于儒道同样面对无道现实、同样追求个体精神的自足 ,所以又最终走向了合流。 |
下载地址: |
上一篇: 试论现代大众体育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 美国对柬埔寨问题的政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