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画论与宋画中的迷局——绘画的沉思与沉思的绘画之四
        日期:2020年11月09日 08:57    浏览量:[]    作者:赵本嘉  来源:
    
        
| 标题: | 
    苏轼画论与宋画中的迷局——绘画的沉思与沉思的绘画之四 | 
    
    
        
| 基金项目: | 
     | 
    
    
        
| 关键词: | 
    苏轼 画论 画中 绘画 沉思 | 
    
        
        
| 摘要: | 
    苏轼的绘画思想散见于其诗文题跋以及一些零散的言论中。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只收了他一篇《论传神》。研读苏轼的那些有关绘画的诗文题跋以及零散言论,我在赞赏他对绘画艺术的真知灼见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在不同时间、场合的一些说法是互相矛盾的。在我看来,苏轼绘画思想存在矛盾这并不奇怪,对这些矛盾视而不见或略而不论才值得奇怪;因为这些矛盾之处极有可能隐藏着反映苏轼绘画思想和宋代绘画具体情况的重要信息。 综观苏轼画论,其主要看法有以下几点: 区分文人(士夫)画与众工(画工)画。如“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毛皮……”“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办……”这些言论中对士人画与画工画作了明确的区分对比。 推崇士人画,贬低画工画。主要理由是画工画拘泥于形似,“无一点俊发”,在对对象的把握上或能“曲尽其形”,不能掌握其“常理”。 在创作意态上,反对拘于物象,描头画角,提倡直抒胸臆,流露真性情。他在《自题郭祥正壁》诗中现身说 | 
    
    
        
| 下载地址: | 
    
 苏轼画论与宋画中的迷局_绘画的沉思与沉思的绘画之四_赵本嘉.pdf    已下载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