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中心 >> 过刊浏览 >> 2009年 >> 九期 >> 正文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特点及其认知语法意义

日期:2020年12月21日 14:36    浏览量:[]    作者:谢艳红 来源:
标题: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特点及其认知语法意义
基金项目:
关键词: 歇后语;图形/背景;认知特点;认知语法意义;
摘要: 本文根据歇后语的基本意义是否与其后一部分的字面意义相同将汉语歇后语分成本义歇后语和非本义(别义)歇后语两类,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得出(1)歇后语是图形/背景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前一部分为背景,后一部分为图形,呈现"背景——连接环节——图形"(背景先于图形)这样一种焦点靠后的认知结构;(2)歇后语虽然句法结构特殊,但仍然符合汉语语法的总体认知特征,即:遵循"参照物"到"目的物"原则。这一讨论对于歇后语的准确翻译、正确理解和使用乃至引发对歇后语的多角度研究都有一定意义。
下载地址: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特点及其认知语法意义_谢艳红.pdf    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