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一门三父子,即苏洵、苏轼、苏辙,简称“三苏”,是“蜀学的杰出代表,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与传承中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尤其是苏轼不愧为巴蜀文化的巨子,他在文化学术上的巨大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疆域,穿越千载,影响遍及全国,荫庇后世”(中国苏轼学会原会长张志烈语)。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作为乐山师范学院的主要学术阵地,坐落于历史文化大家三苏故里,对研究、弘扬三苏文化自然占据着办刊所独有的地域资源优势和学术资源优势。“三苏研究”栏目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聘请了三苏研究专家杨胜宽教授作为栏目的主持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栏目作者群日益壮大,现已形成了一支学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分布区域较为广泛的相对稳定的作者群。
“三苏研究”栏目创办以来,稿源丰富,年均收稿60篇,年均发文30篇,20多年来(截至2024年),共发期数220期,共发论文595篇,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学术文化作品,产生了一批质量较高、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多篇文章获得了国家社科青年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多篇文章和一部集结出版的专著在四川省人民政府、乐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社科成果评比中获奖;多篇文章如《从苏辙对〈毛诗序〉》的辩驳论其诗学思想》《东坡意象创造论(之一)》《苏轼的直觉思维创造——〈苏轼艺术创造奥秘〉之一章》《东坡意象创造论(之二)》《柳词对苏词的影响》《论苏轼“以禅解陶”》《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年新考论》《论苏轼对税收成本的精细考量——以密州榷盐为例》等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有些文章甚至填补了目前苏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目前,“三苏研究”已成为苏学研究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是苏学界集中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前沿阵地,在海内外学术界、期刊界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在促进地方文旅建设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栏目自开办以来,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栏目主持人
杨胜宽,男,教授,汉族,四川安岳人,中共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校学术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系文学与新闻学院苏轼研究室学术顾问,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在国内外数十家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苏轼人格研究》《苏轼与苏门人士文学概观》《杜学与苏学》《苏轼与苏门文人集团研究》四部,是国内有重大影响的苏轼研究专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荣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