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中心 >> 过刊浏览 >> 1995年 >> 二期 >> 正文

试论儒家学者重视道德作用的传统

日期:2020年11月05日 15:46    浏览量:[]    作者:康绳法 来源:
标题: 试论儒家学者重视道德作用的传统
基金项目:
关键词: 试论 儒家 家学 学者 重视 道德 作用 传统
摘要: 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从而重视执政者的表率作用,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儒家学者的优良传统之一.这个传统的奠基者是孔子,并为先秦以来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继承和发展.孔子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敬德保民”思想,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他鲜明地提出“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为国以礼”(《论语·先进》)的观点,主张治国执政要依靠德教礼义.之后,孟子强调“善教”的作用.荀子强调“隆礼”.乃至认定“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都是这一传统的发展.对于这个传统,我以为应着重从如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下载地址:

试论儒家学者重视道德作用的传统_康绳法.pdf    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