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中心 >> 过刊浏览 >> 1997年 >> 二期 >> 正文

杂文的谐谑美

日期:2020年11月06日 11:30    浏览量:[]    作者:江源 来源:
标题: 杂文的谐谑美
基金项目:
关键词: 杂文 谐谑
摘要: 一、谐谑美的因素与杂文的谐谑美 语言是用来达意的。但是某一意思的表达却可以有不同方式:可以说得直捷了当,也可以说得委婉含蓄;可以说得慷慨激昂,也可以说得开心解颐。总之,大体可以把说话的方式分为两类:即直白地说和艺术地说。而采用诙谐戏谑的语言来达意,便是一种说话艺术,谓之谐谑。谐谑的达意方式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关注,这种说话艺术的最鲜明特点是具有解颐性因素。不过,解颐性因素引起的兴趣关注尚不等同于审美关注。谐谑而能成为美,解颐性只是起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以编撰《古今笑》(又名《古今谭概》)一书享誉笑坛的明代冯梦龙曾说:“如止有谐谑而已,功与罪两不居焉。”这是说,仅停留于谐谑,说不上予人有益,也说不上于人有害。可见,谐谑如仅具有开心解颐,让人忍俊不禁的效果,还谈不上有审美认识价值。谐谑美除需具有解颐性因素外,还需具备其他一些因素。 冯梦龙称谐谑为“谑浪”。他在《古今谭概·雅浪部》序文中说:“谑浪,人所时有也。过则虐,虐则不堪,是故雅之为贵。雅行不惊俗,雅言不骇耳,雅谑不伤心”。冯梦龙提出谐谑以“雅之为贵”,认为超过了这个“度”,失雅而成虐,则会使人难堪,反而达不到开心解颐... 更多
下载地址:

杂文的谐谑美_江源.pdf    已下载